美食交流有更多“增长点”

  □望路

  国内美食真需要花更大的功夫,既能迎合外国人的口味,又要在标准化上做出新水平,再加以积极的推广营销。

  昨天,有两条新闻颇具“契合点”。一条是苏州的糕团卖到了英国的餐饮超市,一块迷你型糕团能卖一个多英镑。另一条是美国的缅因州小岛正在做活龙虾产业,十年里已向中国出口2000万美元。

  苏州美食出口国外的新闻不少,这是个好现象。以往,我市的很多出口产品,大多属于原产品,像大闸蟹、太湖白虾等,外国人很喜欢吃,但卖不出好价钱。不过,现在一些食品公司已经非常看重技术“含金量”,如果在推广活动上多下点功夫,就可能赢得更好的国外市场。

  同样道理,美国缅因州这个只有70人的小岛,正是摸准了中国龙虾市场的巨大需求,不断增加捕捞量,在加大出口的同时,还在协助发展其它相关的产业链。与美国开发龙虾产业类似,近年来,不少国家的美食新品都瞄准了中国大市场,其潜力正在变得越来越大。

  这两个实例表明,国际间的美食交流已发生了新变化,国内传统美食的技术优势正在发挥作用,不少特色美食能够逐步走进外国人的日常生活,并能提升更高的附加值。另一方面,外国向我国出口的美食也在不断丰富,而且服务更为精准。美食交流的日趋深入扩大,无疑会成为一种值得期待与推动的贸易新品。

  很显然,与国外的美食贸易上,“舌尖上的中国”具有一定的优势,就像苏州美食的传统技艺,为何能赢得外国人的认可?就因为其精细的制作方式,做出了各类味道独特的美食。不过,对照肯德基那样规范的“标准技术”,国内美食真需要花更大的功夫,既能迎合外国人的口味,又要在标准化上做出新水平,再加上积极的推广营销,方能产生更好的效益,并且走得更远。

分享到:

最新

热门

随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