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载人空间站,2022年见!

  综合新华社电 “中国空间站目前已经完成主要系统关键技术攻关,计划实施13次飞行任务。”26日在北京举行的载人航天工程应用成果情况介绍会上,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副主任林西强说。

  2017年,随着空间实验室飞行任务的圆满收官,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第三步任务——空间站工程全面展开,并计划于2022年前后建成载人空间站。

  根据飞行任务规划,空间站工程分为关键技术验证、建造和运营3个阶段实施。“其中,关键技术验证阶段安排了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首飞、试验核心舱发射等6次飞行任务;空间站建造阶段安排了实验舱I和实验舱II发射等7次飞行任务。”林西强说。

  据林西强介绍,目前,空间站任务主要系统关键技术攻关已完成,空间站核心舱初样阶段研制接近尾声,计划年底前完成转正样阶段评审工作;实验舱I和实验舱II正在进行初样阶段结构热控舱总装工作。

  空间站任务阶段的首次飞行——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首次飞行试验已经明确了搭载载荷,下发了技术要求,首飞计划原定于2019年上半年实施。

  “但由于受长征五号遥二运载火箭发射失利影响,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首飞任务将有所推迟,具体实施时间有待与相关部门协调后明确。”林西强说。

  林西强表示,我国将在空间站建成之后开展较大规模的空间应用项目科学实验。

  大力开展空间应用,是我国发展载人航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1992年工程立项实施起,即提出“造船为建站,建站为应用”的重要理念。载人航天工程空间应用系统副总设计师吕从民介绍,空间站将面向前沿科学探索、人类生存和太空活动,支持开展大规模的空间科学实验、技术试验和空间应用等活动。

  根据计划,空间站首次入轨携带的载荷质量、体积等方面的规模,均超过天宫二号时的10倍。“空间站的舱内、舱外均可支持开展空间应用,而且载荷可在轨更换。”林西强说,“我相信,随着一大批空间应用项目的开展,必将产生更多具有国际影响力和应用价值的重要成果。”

  可以预见,作为我国航天史上规模最大、长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实验平台,建成后的中国空间站将成为国家级太空实验室,全面开启我国空间科学研究与应用的新时代。

  “总之,在空间站建成进入运营阶段后,开展空间应用势必会成为整个工程的重心。”林西强说。

分享到:

最新

热门

随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