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市助推返乡农民工“创业潮”

  中新四川网5月3日电 (杨勇  董媛媛)3日,绵阳市委宣传部开展“记者走基层”大型采访报道活动。来自中央、省级驻绵新闻单位、市级新闻媒体和网络的媒体记者深入基层、走入一线进行采访报道,推动“走转改”活动不断深化。
  近年来,随着返乡创业的势头不断高涨,绵阳市涪城区为引导和激发农民工返乡创业热情,积极做好后勤工作,为返乡创业营造浓厚创业氛围,并帮助返乡创业人员拓宽创业空间。
  记者一行走进位于涪城区关帝镇字库村的“80农庄”,这是一座占地60亩的提子(葡萄)标准化生产示范园。“去年产量达到10万斤,产值达90万元,实现利润20余万元。”80农庄的老板黄健是一位81年出生的80后。他说,“80农庄”就是因他是80后而命名的。
  据黄健介绍,他于2001年大学毕业,在成都一家园林公司上班,主要从事绿化工作。“成家后,为了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能带动亲朋好友、邻里乡亲致富,同时涪城区大的创业环境吸及优惠政策给了我回乡创业的信心,所以2013年9月回到家乡创办了这座农庄。”
  “农庄内的提子(葡萄)基本是在6月中旬到10月下旬依次成熟。”黄健说,这段时间内不仅可以供游人自由采摘,还可以在农庄内举行大型的亲子活动及游园活动。“预计今年利润可达20余万元。”
  据了解,近年来涪城区为充分发挥基层平台作用,开展对农民工返乡情况的长期跟踪掌握,了解其所需所想所求,同时为使返乡农民工创业企业通过电商平台拓宽销售渠道,区人社局与区商务局、招商局、金家林软件产业园、涪城创业商会以及相关部门对接,助推返乡农民工创业企业电商平台的打造,研讨关于本地电商平台与返乡创业企业合作的发展共赢模式。
  为了与发达地区“争”人“留”人,近年来,安县大力实施“回归工程”,出台了关于建立返乡创业激励机制的若干意见,降低创业门槛,围绕“输出劳动力,引回生产力”的思路,推动“打工潮”变为“创业潮”。
  “公司成立之初政府帮忙流转土地,建立排灌系统,争取科普惠农新村计划项目资金。”几年前,家住安县兴仁乡长沟村的邓晶看准市场回乡发展无花果产业。他说,这对于刚刚创业的自己来说,就像是强效兴奋剂,干事创业的热情更加高涨。目前,邓晶同四个伙伴建立的拓普无花果基地已覆盖黄土、乐兴、桑枣、晓坝等乡镇,甚至已发展到平武、三台等地,种植面积已达8000余亩,加工的“哈农宝”无花果系列产品供不应求,年产值达700余万元。
  如今在安县,随着政府政策扶持体系的构建和完善,农民工良好创业平台的搭建,越来越多的外地务工人员正伴着日益高涨的“返乡热”,将目光投向自己曾试图挣脱的土地,在新农村建设的“希望田野”上,实现并成就着他们美好的创业梦想。
  据统计,“5·12”地震后到现在,安县已经有1500余名外出农民工返乡创业,投入资金2.5亿元,吸纳8000多名农村劳动力就近就地转移就业,成为地方经济建设的一支主力军。(完)

分享到:

最新

热门

随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