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各地掀起脱贫攻坚“秋季攻势”

多彩贵州网9月4日综合报道 8月30日,贵州召开2017年脱贫攻坚秋季攻势暨农村“组组通”公路三年大决战启动大会,贵州省委、省政府决定自9月1日至11月30日,组织发动为期3个月的2017年脱贫攻坚秋季攻势,贵州各地迅速行动起来,向脱贫攻坚发起了猛烈的“秋季攻势”。

  贵阳以旅游环线建设为龙头推动七大攻势重点加快落地

  贵阳强调要以旅游环线建设为龙头推动七大攻势重点加快落地。

  作为脱贫攻坚秋季攻势的重要内容,今年下半年,贵阳市将启动建设通组公路2700公里,其中240公里按二级路标准修建,形成贵阳旅游环线,通组公路将惠及370个村、1557个组;2018年上半年,再启动建设通组公路2400公里,确保2019年底全市全面实现公路“组组通”。

  据了解,建设旅游环线是贵阳市以更高标准贯彻全省脱贫攻坚秋季攻势行动令的重要举措,是建设公平共享创新型中心城市的重要内容,是统筹城乡一体发展、建设现代城镇和富美乡村的必然要求,对开创百姓富、生态美的爽爽贵阳新未来具有重要意义。

  瓮安打响“六大歼灭战”

  瓮安县成立了七个脱贫攻坚工作专班,将集中优势兵力、集中最强火力,打好“六大”歼灭战。

  一要打好“组组通”的村组道路建设歼灭战。彻底解决30户以上村民组未通硬化路以及路基硬化宽度不足4.5米的通组路,实现4.5米以上的硬化道路“组组通”。

  二要打好饮水安全歼灭战。解决贫困户、缺水户饮水问题,实现农村人饮安全的水质、水量、方便程度、保证率“四项标准”全达标。

  三要打好农村危房改造歼灭战。全面消除农村危房,大力拆除空闲危旧房,实现农村住房“户户安”。

  四要打好产业全覆盖的歼灭战。大力发展茶叶、辣椒、肉兔、食用菌等产业,抓好在市场联结机制和贫困户利益联结机制,实现贫困户产业全覆盖。

  五要打好民生保障歼灭战。全面清查和落实教育、医疗、就业和技能培训等各项保障措施落实情况,做到对贫困群众各项保障措施无遗漏。

  六要打好人居环境整治歼灭战。以改厨、改厕、改圈“三改”为重点,全面实施农村垃圾污水处理和农村卫生保洁,实现农村人居环境更加美好。

  开阳集中“优势兵力”逐一攻破脱贫难关

  开阳要围绕脱贫攻坚“秋季攻势”,紧扣关键环节,集中“优势兵力”逐一攻破脱贫难关。要坚决打赢产业优化升级战。用好秋收备耕下种有利时机,抓好秋冬绿色优质蔬菜增产增效,重点发展茶叶、生态家禽、精品水果等优势产业,切实促进低收入群众增收致富。同时,要坚决打赢基础设施建设攻坚战,打赢教育、医疗、住房“三保障”持久战,落实好农村贫困家庭学生就学“两助三免(补)”精准资助政策。坚持把“四重医疗保障”体系作为扶贫工作兜底保障的重要内容,实现农村贫困群众“住房安全有保障”目标,将“危改”和“三改”结合,到11月底前,全面完成674户农村危房改造任务,并同步对201户建档立卡扶贫对象实施改厨、改厕、改圈,确保困难群众住房安全卫生。

  凤冈积极发展“短平快”产业,增加农民收入

  凤冈要加快实施通组公路建设这项惠民工程,保证工程质量,协调好群工矛盾,确保工程有序推进。要进一步做好贫困户精准识别工作,按照“三二一”帮扶机制明确帮扶责任人,与帮扶对象进行深入交流座谈,宣传好扶贫政策。要抓好“三改”“三治”“三化”工作,保障群众住房安全,提升农村环境卫生。要加快实施易地扶贫搬迁项目,抢抓工程进度,让搬迁户尽快入住。要抓好秋收、秋耕、秋种工作,加快农业结构调整,积极发展“短平快”产业,增加农民收入。

  白云区推进全区农村“组组通”公路建设

  要扎实开展脱贫攻坚“秋季攻势”,打好基础设施硬仗,打好产业扶贫硬仗,打好教育、医疗、住房“三保障”硬仗,打好“两地”帮扶硬仗;要抢抓机遇,聚焦农业农村脱贫攻坚,结合白云区顶层设计思路,围绕白云十八镇、十九寨、“七卷九章”、富美乡村、“三变”共享等内容,推进全区农村“组组通”公路建设。

  务川全力打好产业扶贫硬仗

  入秋以来,务川自治县集中精力,切实把握秋季产业扶贫重点,全力打好产业扶贫硬仗,提升群众致富能力,带动3518户11473名贫困群众有效脱贫。

  一是着力查漏补缺用活用好产业扶贫子基金。进一步优化产业扶贫组织方式和利益联结机制,继续实施完善产业扶贫项目60个以上,加快建设扶贫产业园4个;扎实推进“一村一品一特”产业发展,积极发展构树、肉羊、果蔬等山地特色产业,确保每村建起1个产业品牌、每户建起1个致富产业、人均建起15000元以上的产业支撑,实现“人人有增收项目、户户有脱贫门路”,确保全年完成基金投资600亿元。

  二是着力新型经营主体培育,增强农产品生产和市场竞争能力。积极创新产销对接机制,用好定点帮扶、对口帮扶两大资源,抓好种植(养殖)、销售两个环节,抢占省内、省外两个市场,做强龙头、品牌两个重点,采取线上线下结合、批发定制结合等方式,构建以销定产、以产促销的产销链接体系,加快推动务川绿色农产品“泉涌”。

  三是着力长短结合,强力实施“一长两短”进村入户工程。大力发展生态畜(肉羊肉牛)禽、蔬菜、茶叶、食用菌、中药材产业和特色种养业;突出抓好“两鸡两蛋”,扶持培植林下经济,算好贫困群众增收账,实现“一长两短”产业全覆盖贫困户3518户11473人。

  四是着力深化农村改革,建立产业扶贫新机制。全面完成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鼓励农户依法采取转包、出租、互换、转让等形式有序流转土地10万亩以上,深入推进农村“三变”改革,创新“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贫困户”、“‘三变’+“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贫困户”、“‘三变’+村集体经济+基地+贫困户”、等产业发展模式,精准提高产业扶贫规模化、组织化、市场化程度,进一步明确贫困户在产业链、利益链中的环节和份额,筑牢保底分红、互利共赢的贫困利益联结机制。

  五是着力增效扎实抓好秋收秋种。严格执行烤烟生产收购政策,收购级内烟叶21万担,实现产值2.8亿元以上;加强田间管理,收获秋粮12.5万吨以上,采收上市蔬菜10万吨以上、干鲜果品5万吨以上。突出绿色增效,调整优化种养结构,集成推广运用绿色增产增效综合农艺技术措施和生态循环养殖技术,秋播作物30万亩,其中种植食用菌300万棒、蔬菜12万亩、油菜9万亩、杂粮(蚕豆、豌豆)4万亩、青饲料2万亩,确保“栽足、种满、养好”。

  六是着力补短板推进农业科技进村入户。立足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新机具推广运用,创建一批示范基地,扎实抓好动物疫病“秋防”和植物“绿色防控”,集中开展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依托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等项目实施,大力开展现代山地农业适用技术培训,对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进行全员培训,做到不落一户、不漏一人,逐一建立培训档案。

  水城大抓产业脱贫攻坚

  水城县要大抓产业脱贫攻坚。由县农业局牵头,按照贫困农户“户户有增收项目、人人有脱贫门路”基本要求,因地制宜,坚持强龙头、创品牌、带农户,用好秋收备耕下种有利时机,推进农业产业结构大调整。大力发展好猕猴桃、刺梨种植产业及温氏养猪桃花鸡养殖;要抓好冷链物流体系配套。大力支持冷链物流企业能力扩张,积极鼓励企业扩展经营冷链物流业务,做到满足全县农产品进城、黔货出山冷链运输需要。抓产业利益联结机制建设。大力推广“企业+合作社+农户”、“企业+农户”、“合作社+农户”等模式,切实落实农村“三变”改革要求,合理界定和保护农户尤其是贫困农户在产业链条中的地位和利益,让产业发展真正惠及农户尤其是贫困农户;要大抓农村“组组通”公路建设。

  桐梓要打好五场硬仗

  桐梓结合县情实际,要打好五场硬仗,夺取秋季攻势的全面胜利。

  第一仗:打好人居、安居环境整治硬仗,提升群众幸福感

  通过优化施工、精细施工、精打细算、严格管理、发动群众,确保在9月30日前完成人居、安居环境整治总工程量的80%。

  第二仗:打好易地扶贫搬迁硬仗,提升群众获得感

  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强势推进工程建设,确保黄莲、马鬃、狮溪、水坝塘、松坎、小水、新站、夜郎等乡(镇)涉及搬迁对象在9月30日前搬迁入住。2017年实施的4个项目,在春节前搬迁入住。

  第三仗:打好保障兜底硬仗,提升群众满意度

  确保符合低保条件的贫困人员全部纳入低保,并逐步提高保障标准和供养水平,让他们“不愁吃、不愁穿”。落实教育扶贫政策“一个不错,一个不漏,一天不推”,决不让一个学生因贫失学。进一步筑牢“五级医疗保障”,不让一名脱贫群众因病返贫、因病致贫,确保住院报销比例超过90%,确保贫困人口年住院费不超过1000元。

  第四仗:打好公路建设硬仗,提升基础设施短板

  全面实施交通脱贫农村公路“组组通”三年大决战,从2017年8月起,利用三年时间,全面完成村民组通硬化路2080公里。2017年开工建设1500公里,确保建成500公里。2018年开工建设580公里,累计完成1500公里。2019年所有项目全面完工。

  第五仗:五是打好产业扶贫硬仗,提升群众致富能力

  突出长短结合、大小并举的产业发展方式,筑牢保底分红、互利共赢的贫困利益联结机制,构建以销定产、以产促销的产销链接体系,发展秋冬季粮油作物54.5万亩,确保“满栽、满种、满养”,“一长两短”产业全覆盖贫困户17229户55981人,实现全年户均增收4000元以上,人均增收1000元以上。

  (编辑:冯薇 审核编辑:邹骐聪)

分享到:

最新

热门

随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