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科技服务机构眼中的南海市场

  佛山安普泽生物医药有限公司的生产设备。

  佛山安普泽生物医药有限公司的技术人员正在对生物细胞进行实验。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佛山分公司(以下简称“嘉权专利公司”)经理王国标最近有点忙,除了完成日常专利、诉讼代理工作外,他还在为即将入驻南海科技服务业集聚区的嘉权专利南海分公司进行筹备。“目前,我们打算在南海分公司安排22人,最近来面试的人都挺多。”王国标说。

  嘉权专利公司之所以如此“大阵仗”地进驻南海,与其发现南海科技服务业庞大的市场需求不无关系。“北京大约有4000多所拥有资质的代理机构,佛山可能不超过30家。”王国标说,随着近几年佛山政策力度的不断加大,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意识的逐步提高也给中介机构的发展营造了良好的市场态势。

  与之相对应的是,目前在南海本地注册的中介服务机构并不多。以专利申报为例,2015年在南海注册的专利代理事务所4家,有资格的只有8个人。而随着南海众多传统制造业的转型升级,他们的专利意识、维权意识等也越来越强,显然,政府行政部门专业资源是不足以支撑整个南海科技工作的需求,必须借助更多社会资源、专业资源。南海希望,通过更多社会团体,用市场化的趋势来推进科技服务工作。

  1.专利与维权意识的觉醒

  在进入佛山市场之前,嘉权专利公司在广州和深圳已经做了7年,在2013年才在佛山设立分公司。王国标仍然清楚记得,在进入佛山市场时,全佛山市只有20多所拥有代理资质的中介机构。

  数量的背后是中介服务机构对于该市场空间的判断。“虽然佛山企业众多,但是此前对知识产权和其他科技服务需求的重视程度并不大。”王国标说,这几年佛山市场发展很快,目前整个市场比较稳定,企业专利意识、维权意识也从淡薄慢慢转到主动维权,防止侵犯他人权利等意识慢慢树立起来。

  另一方面,王国标觉得南海区政府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2013年,国家中小微企业知识产权培训(南海)基地落户南海,每年都通过培训班等形式,围绕专利管理、质押融资、侵权纠纷处理等重点内容,对企业专利管理师人才开展培训,帮助企业提升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的综合能力。截至2015年,南海已有1600多名初级、中级管理师通过培训,其中440人取得证书。

  在观察和总结过去案例的基础上,王国标发现,南海区产业结构分成两种:一是传统制造业,如铝材、纺织、板材、机械五金等;另一类则是新兴产业,比如生物医药、机器人、环保节能等。“就拿传统劳动密集型的制造业来说,其技术改进相对较低,若要在同行中获得领先地位,则需在自身技术上实现突破,即所谓的‘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这也是政府部门一直倡导的。”王国标说。

  佛山安普泽生物医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安普泽”)无疑是属于新兴产业里面的佼佼者。“在去年完成股改后,公司制定了上市计划,同时也启动了高企的申请。”安普泽公司总经理梁惠卿说,高新技术企业的认定不仅能减免一定的税费,而且对于企业未来的发展也有很大的促进作用。而从递交资料到获知通过认定结果,安普泽大约花了三个月时间。

  对于在如此短时间能申报成功,梁惠卿认为这与背后强大的研发团队支撑是分不开的。“高企申报条件对于企业研发投入以及人员学历的要求,一直是让很多企业头疼的问题。而作为研发型企业,这两项要求我们都不存在任何问题。”梁惠卿说,另一方面,在准备其他科研项目申报资料的过程中,项目负责人熟悉申报流程和相对完善的材料准备,也为后期申报高企带来一定的便利。

  然而,并不是所有企业申报高企过程都如安普泽那样一帆风顺。作为民营企业发达的南海,区域内中小企业众多,要实现“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对企业技术的挖掘与保护无疑是重要一环。在王国标看来,很多传统中小型企业拥有好的技术,却没有及时挖掘并形成规范完整的自主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在深入企业了解他们的问题和需求后,我们会通过与企业老板、工程师进行面对面沟通,挖掘企业潜藏的能力,协助他们形成相关专利、完善自主知识产权保护体系。”王国标说。

  2.研发投入成企业申报高企“拦路虎”

  除了专利申请是嘉权专利公司的业务重点外,高新技术企业也成为该公司的一个业务重点。作为南海今年的重点工作,2016年南海区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要从288家增加到409家。数量大幅增加的背后也对中介服务机构提出了更多与更高的要求。

  2016新版《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工作指引》(征求意见稿)中提到,高企申报除了要有三年纳税申报表、财务审计报告外,还要有研究开发费用、科技成果转化证明材料、研发组织管理水平材料等等,而这些材料准备不少是需要通过有资质的中介机构进行认定。

  “基本上95%的企业在申报过程中都要依靠中介。”南海区经济和科技促进局(科技)常务副局长何焯辉的话也印证了这一观点。

  嘉权专利公司高企项目工程师黄宏深也有同样的感受。“去年,南海一电梯公司在申报高企过程中,存在前期研发项目费用归集没有严格按照八大项要求进行归类的情况。”他说,由于其知识产权数量、研发投入以及企业成长性等条件都符合入库要求,因而最后建议该企业在去年先申报培育库入库,今年将研发投入等短板补齐后再申报高企认定。

  在企业申报高企过程中,除了研发费用归集不规范、不完善外,科技研发人员统计方法是另一常见问题。“很多企业会以在册的人员作为基数,实际上政策是以纳入个税申报系统的人员为主。”黄宏深坦言,由于该基数存在较大差异,企业统计的在册人员通常会比个税申报系统的人员多一些,以在册人员作为基数可能导致部分企业研发人员比例偏低。

  另一方面,有研发项目却无知识产权的情况也是企业在申报高企过程中的一大困扰。“有些企业会认为产品类知识产权才有效,实则不然。”黄宏深解释道,事实上,产品产出的相关专利,包括生产该产品的设备等若是获得专利,也符合高企申报知识产权的相关要求。

  根据2016版《高新技术企业认定评分标准》(征求意见稿),“研发组织管理水平”一项的分值相较从前明显提高。“这对企业的研发管理水平提出更高的要求,包括管理制度是否完善、研发项目立项、过程跟进、验收制度以及项目完成后激励机制是否完善等,要求企业研发管理更细化、规范化。”

  “这也是很多传统制造业企业通常会忽略的地方。”黄宏深坦言,以往有的企业甚至直接在网上搜寻一篇《企业管理规范》作为公司的管理制度。而今年新版高企认定办法对企业研发组织管理水平的考核会更加严格,促进企业完善制度的同时,也为日后规范化发展奠定基础。

  3.设立海外驻点 满足企业申请国际专利需求

  随着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意识的逐步提高,企业研发投入的不断加大反过来也促使企业在申请专利、申报高企等方面产生大量需求。作为老牌高企,广东珠江开关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珠江开关”)早在2008年通过当年新规高企认定。在珠江开关董事长张柏成看来,企业一直重视创新研发、不断更新产品也使后期申报高企成为“瓜熟蒂落”的事情。

  “我们一年研发投入占比7%-8%。”张柏成说,企业每年保持专利产出,多的时候一年会有十几二十件。而对于研发人才的引进与培养,张柏成也有自己独到的看法:“考虑到人才不一定愿意来到南海工作,我们在武汉、西安设有研发工作站。目前工作站已有十几位研发人员,公司的产品开发过程他们也会参与其中。”

  “过去一年,嘉权专利公司已与24家企业达成高企认定及高企培育入库服务合作,其中南海区企业申报高企认定占6家,入库18家。”王国标说,今年计划协助8家南海区企业申报高企认定,22家申请培育库入库。

  而在发明专利上面,2015年嘉权专利公司协助南海区企业申报发明专利量为132件,公司今年目标设定在400件。“我们进企业进行宣传,挖掘,加上有政策补助吸引,因此专利推广起来相对比往年容易。”王国标说。

  在即将入驻南海科技服务业集聚区的关键节点,嘉权专利还将目光瞄准了两千多公里外的北京。“嘉权专利公司也在筹备设立北京分公司。”王国标说,一方面可以接触到政策最前沿,十分方便地“奔走”于国家商标局、知识产权院、一中院、专利复审委等。与此同时,北京会经常举办多场宣讲会、政策解读会,能更快捷地接触到新鲜资讯,从而反馈给华南市场。

  “不像北京、上海等地,华南地区举办的政策解读会相对较少。比如最近出台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侵犯专利权纠纷案件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二)》,在广东地区只在深圳开了一场解读会。”在王国标看来,代理机构只有将政策了解透彻,才能更好地协助企业完成申报工作。

  知识产权认定也是高企申报的重要一环。为了更好地满足本地企业申报海外专利的需求,嘉权专利公司在美国新德西州、日本东京等地设有地方驻点。“一家企业要去美国申请专利,法律规定涉外是要委托当地事务所,正常情况下会通过邮件、电话等渠道联系国外事务所。”王国标说,而通过驻点直接联系当地事务所,文件递交效率会高很多。

  ■记者手记

  申报高企“水到渠成”的秘密是什么?

  随着政策力度的不断加大与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意识的逐步提高,申报高企认定、构建工程中心等成为企业成长突破、行业创新的必由之路。

  然而,对于民营中小企业居多的南海而言,不少企业在申报高企、完善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仍存在很多问题。去年,佛山市高新技术产业协会相关负责人在协助企业进行材料形式审查时发现,企业递交的高企申报材料会出现诸如信息不完整、模糊不清、自相矛盾及没有按规范表述等情况。而在资料完整性方面,较多企业也会出现缺少第三方证明或是证明材料说服力不足的问题。

  嗅到了南海庞大的市场需求,像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佛山分公司(以下简称“嘉权专利公司”)一样进驻南海科技服务业集聚区(一期)的中介机构共有15家。而在未来,这个被称为“科技服务超市”的地方也将会有更多代理机构进驻,为南海企业提供专业对口的服务,帮助企业缩短与市场的距离。

  但让笔者略感惊讶的是,采访接触到的两家企业在申报高企过程中基本不存在困难。除了部分材料需要通过第三方证明外,其申报过程无需依靠代理机构。就像他们说的那般:“申报高企认定是企业发展‘水到渠成’、‘瓜熟蒂落’的事情。”

  不像大多数企业在申请材料的准备环节就花费大量时间,佛山安普泽生物医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安普泽”)从递交资料到获知通过认定结果大约花了三个月。而对于让很多企业头痛的“严苛”申报条件,作为研发型企业的安普泽都“轻易”达标。

  之所以能在如此短时间内申报成功,正如其总经理梁惠卿所言,这与背后强大的研发团队与近乎100%的研发投入不无关系。另一方面,由于其他科研项目同样需要经常准备申报资料,安普泽项目负责人也因此十分熟悉相关申报流程。加之拥有相对完善的材料准备基础,也在无形中为安普泽后期申报高企带来一定的便利。

  安普泽无疑是新兴产业中的佼佼者,其对研发的极致专注与“大手笔”的研发投入也从侧面折射出高企指标背后企业真正的含金量。

  与安普泽不同的是,作为传统制造业典型代表的广东珠江开关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珠江开关”)是家老牌高企,早在2008年便通过当年新规高企认定。笔者在采访前假想:传统制造业企业在申报过程中或多或少会遇到一些困难吧?

  然而,其董事长张柏成也说出了笔者早前在安普泽听到的类似答复:“申报高企只是企业发展‘瓜熟蒂落’的事情。”在30年的发展历程中,珠江开关一直围绕人的需求进行研发创新。其一年研发投入占比更是高达7%-8%,且每年保持专利产出。

  考虑到人才不一定愿意来南海工作,贴心的张柏成还在武汉、西安等地设立研发工作站,工作站的十几位研发人员也会“远程”参与公司产品的开发过程。

  如今,珠江开关仍在坚持做开关,不过其产品已是一种被称为“智能控制系统”的新概念开关。经过几年时间的研发投入,其生产的LED场景预设式智能照明系统正迎来巨大的市场空间。而在不断积累的研发经验基础上,一款名为“珠江北斗一号——汽车专用卫星远程控制和监测系统”的新产品也在5月新鲜上市,研发时间大大缩短的同时也实现了极高的性价比。

  在安普泽和珠江开关身上,笔者同样看到了他们极致专注的研发精神。也许他们口中所说的“水到渠成”和“瓜熟蒂落”,只是因为企业坚持研发创新,把产品、项目做实后,专利申请、高企申报等就不是什么难事。

  摄影:南方日报记者 丁铨

wx_logo

分享到:

最新

热门

随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