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铁供电段"科技大咖":孙德英

——千龙网“中国工匠”系列报道之九

【编者按】2016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要“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工匠精神”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一时间引发社会热议。

“工匠精神”是一种坚韧不拔、一丝不苟、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精神。如今,中国的发展已开始转型升级,从“中国制造”升至“中国创造”,因此我们的时代需要“工匠精神”。为此,千龙网从2016年4月起发掘寻找“中国工匠”,推出行业精英的系列报道。他们文化不同,年龄有别,但都拥有一个共同的闪光点——热爱本职、敬业奉献。他们之所以能够匠心筑梦,凭的是传承和钻研,靠的是专注与磨砺。

导读:中国高铁是中国的一张名片。快,且安全,是中国高铁对全世界的贡献和承诺。铁路供电系统是关系到高铁安全运行的至关重要的一环。20多年来,铁路供电段的工作者孙德英通过持续进行科技创新,有效改进铁路供电相关技术,保障了高铁的安全运营,被誉为高铁供电段的“科技大咖”。

1990年,当时的孙德英还只是一名二十岁出头的年轻人,钻研电学是他最大的爱好,也是这个爱好的促使,让孙德英在面临工作机会时,毫不犹豫的选择了铁路电工的职业。

进入铁路系统,孙德英一干就是26年。

26年间,孙德英在自己心爱的岗位上不断钻研,对于电学行业的热爱激发着他在工作中不断发挥创新力。从铁路“创新比武大赛”中的第一名,到“孙德英创新工作室”的成立,他在工作中的钻研之路越走越宽。如今,近百项的科技创新工具都出自孙德英和他的铁路创新工作团队。

孙德英创新工作室

2014年6月,天津被笼罩在一片暑热当中,午后不绝于耳的知了声吵得人有些烦躁。而在天津供电段的创新工作室里,“烦躁”的人们的争吵声却早已盖过窗外知了的叫声,他们热情而激烈的讨论着一款名叫“数字高压验电器”的新科技,从一个小想法的萌生到产品初具雏形,这个过程经历了将近一年。

“数字高压验电器”是为了使供电职工更快,更方便的进行作业设计的一款产品。平时供电职工上线路,要用验电器确认停电才能作业。但传统验电器只能定性测量有没有电,不能定量测量电压值。为保障人身安全,在高铁接触网上作业必须断电才能进行。而在铁路的道岔口或是站场上时,天上“密布”的接触网,有电与无电的线路之间会产生感应电压,导致验电器上会一直显示有电状态。

高铁供电段

孙德英在铁路段上,使用高速铁路接触网综合巡视检测装置进行接触网的导高测量。千龙网记者徐硕摄

“有的时候上线一测有电,那一堆人就只能干等着,好不容易申请到的作业时间就这么没有了。”孙德英略显无奈。原来,供电职工的作业时间一般从凌晨开始,在所有铁路结束运营后,才会有一到两个小时的时间可以上线进行测量工作,“如果能将电压值显示出来,那么接触网上的电是感应电还是高压电就一目了然了,大家也不用白白浪费时间了”孙德英说。

创新的想法很简单,可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却困难重重。

孙德英在初期查阅相关资料时发现,想要定量测量电压最准确的方法是“接地”,但是接触网不能接地去测量某一点的电压,这让他很为难。为此,每天下午,孙德英和他的小组成员们便在创新工作室里不断研究创新方案,交流设计思想。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头脑风暴”后,孙德英等人发现,如果将人与接触网之间形成的电流回路看作一个电容,再经过一系列复杂的计算,推导出大致的电位差,就能很好的测量接触网是否带电。

分享到:

最新

热门

随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