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再出新规,食品企业该如何应对

  日前,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2016年食品安全重点工作安排》,对2016年全国食品安全重点工作作出部署。《工作安排》从健全法规标准入手,突出源头严防、过程严管、违法严惩,加快完善统一权威监管体制,提升食品安全治理能力和水平,切实维护广大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食品安全体现的是对食品按其原定用途进行生产或食用时不会对消费者造成损害的一种担保,这种担保是无须说明也不能附加条件的。所谓“民以食为天”,消费者对于食品质量的要求和关注应该高于其他商品。从过往的案例查处和实际了解来看,国内食品安全事件确实是进入一个多发期,这与当前的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水平密不可分。简而言之,居民生活水平提高和收入增长推动了食品生产和加工业快速发展,这与相对滞后的食品安全监管和消费者保护制度之间产生了矛盾,在缺乏有效对冲和缓和机制的情况下,矛盾在媒体和社会

  大众的镁光灯下被放大,从而引起了民众对食品安全巨大的不满和失望情绪。

  处于转型期的中国,食品安全所暴露出的问题,较多地浓缩了现阶段社会发展中的急功近利及诚信缺失,在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的背景下,在以同质化的价格竞争为主要发展方式的前期食品工业发展中,“道德、法规、技术”三个不同层面问题叠加及出现,在使企业家失信于公众的同时,亦严重败坏中国食品工业的形象,更使中国食品安全问题逐渐被演化成愈来愈失去耐心的“信任危机”。

  那么,我们食品企业如何才能真正实现诚信自律呢?我以为无外乎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企业必须加强自身的质量体系建设,该遵守的标准必须要遵守,该投入的资金、原料和技术必须要投入,只有可靠的原料、严格的管理、科学的工艺、先进的设备,才能生产出安全健康的食品。一些企业总认为,严格按照标准做,就要加大成本,降低利润,影响到企业的发展,不如偷工减料,以次充好赚钱来的快。一个真正有抱负、负责任的企业是不会这样想的。

  其次,企业必须合理分配财力和利润,进行公平有序的竞争。这些年许多社会反响强烈的质量问题,一部分是因为企业为了牟取暴利而任意偷工减料,违法添加不良的成分所造成的,但也有相当的比例是因为整条产业链各个环节利润分配机制没有理顺,由于生产企业之间的恶性竞争,竞相压价,导致原料供应商无利可图,而被迫降低原来的品质。问题虽然出现在供货的源头,但根源还是在于企业之间无序的竞争,说到底也是一个诚信问题。因此,讲食品安全,不仅仅要从机制上对企业设计进行规范,理顺产业利润分配机制也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只有整个行业所有参与者都从合理利益分配格局中受益,我们的食品安全才有保障。

  国际展会 国外展览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共筑诚信。诚信不是一家企业的事,而是一个行业的事。食品安全靠单个企业、少数企业是不够的,在市场经济的今天,除了政府的法律监管,更多地将通过行业组织对企业进行引导和监督。而现在很多企业根本不以制假售假为耻,赚一笔是一笔,这种现象败坏了我们行业的风气,影响了我们整个行业的形象。只有通过大家共同努力,发挥行业组织的力量,附之以必要的法律武器,在这个行业中真正弘扬正能量,我们才能有效地刹住这个歪风。总而言之,诚信经营、加强自律,让老百姓安心消费,这是食品企业责无旁贷的义务,也是企业生存发展的立足之道,更是体现企业的社会责任、赢得社会尊敬的最直接的方式。

分享到:

上一篇:上一篇:微波炉也能“叮”出美食

下一篇:下一篇:“中国铁路餐饮”还需理性看待

最新

热门

随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