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西安交通大学2016年十大新闻热词

对交大人而言,2016年注定是意义非凡的。今年是建校120周年暨迁校60周年双甲子校庆年,是迈向“双一流”的关键之年,更是深化改革的元年。年初,寒假工作会“抢占制高点、再创新辉煌”,凝聚全体交大人的共识;年中,暑期工作会吹响“深化改革”的冲锋号角;建设世界一流大学誓师动员大会上的“传承、创新、奋斗、攀登”,成为交大人迈向第三个甲子征程的最强音。请跟随十大新闻热词的脚印,一起回顾2016年交大人砥砺前行的足迹。

盘点西安交通大学2016年十大新闻热词

盘点西安交通大学2016年十大新闻热词

风云两甲子,弦歌三世纪。4月8日,全球西安交大人将目光聚焦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誓师动员大会上。雷清泉院士潸然泪下的温情回忆令人动容;陶文铨院士“地处关中交四海豪杰,文承秦汉通天下大道”铮铮之语催人奋进;张迈曾书记“在实现中国梦的道路上做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民族的贡献”的号召唱响了交大人胸怀天下、面向未来的奋进最强音。两万余名校友返校同庆、畅叙同窗;2.2亿元捐赠“饮水思源”、共谋发展;15场高端论坛、24项重大科学问题发布、百余场学术报告尽显百廿交大的学术底蕴;70余所世界知名大学齐聚交大展开高端对话、4位诺奖大师走近师生、20余项国际战略合作协议的签订、丝绸之路大学联盟的研讨推进彰显西安交大海纳百川、融入世界的国际视野和时代担当。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新闻直播间、纪录片频道聚焦学校悠久历史和发展气象,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中央主流媒体头版报道学校发展成就,“西安交大”成为媒体热词,在校庆期间“刷屏”社会媒体千余篇次,强劲传播着扎根西部、服务国家、世界一流的发展正能量。

盘点西安交通大学2016年十大新闻热词

盘点西安交通大学2016年十大新闻热词

2016年是西安交大改革元年。对交大人来说,唯有改革才有出路,唯有改革才能迎接机遇与挑战,唯有改革才能创新发展。

年初,后勤保障部正式成立,拉开深化后勤体制改革序幕,向着反应迅速、保障有力、服务优良、监督有效的后勤保障体系全面努力。

7月,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从加强基层科研组织建设入手,建强建实基层科研组织,变“单兵作战”为“团队作战”,抢占科研制高点;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供给侧改革”正式启动,校企协同深度融入培养全过程,携手打造产学研相结合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体系。

9月,“双一流”建设资源后配给改革大幕拉开,根据基层发展业绩后配给经费,“把权利责任放下去,把积极性激发起来”,全面推进办学重心下移。

11月,校院系三级教学组织责任体制改革全面推进,不忘教学初心,让教学工作回归本源,切实落实院系人才培养责任;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队伍建设管理重心下移、分配制度改革正式启动,深化职员制度改革全面实施。

12月,本科生院、钱学森学院正式成立,贯通本科生招生培养全过程,探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新路子,打造一流本科教育新体系,这是西安交大人才培养再次迈出的重大改革步伐。

宁可得罪个人,不能得罪事业;宁可得罪利益,不能得罪发展,学校深化综合改革逐步迈入深水区,将为破除不利于学校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提供强大动力,持续增强学校发展的蓬勃活力。

盘点西安交通大学2016年十大新闻热词

盘点西安交通大学2016年十大新闻热词

西安交大积极融入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面推进科技创新,学校在自主创新、技术突破、产学研合作、高水平论文等方面硕果累累,彰显西安交大“科技范儿”“前沿范儿”,越来越多的“交大智造”享誉海内外。

学校科研硕果捷报频传:获2015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7项,以主持单位获奖数居全国第三;获教育部科学技术奖一等奖4项,并列全国高校第六;获2016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项目466项,资助项数排名全国第八;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6项;新增国家级科研基地5个;Nature发表程海教授团队、孙军教授团队研究成果;荣登“自然指数2016新星榜”;三项成果亮相“第二届军民融合发展高科技成果展览”;ESI社科科学总论保持在全球前1%;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论文发表进入全国20强;程海教授研究成果入选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刘马宝教授团队项目获全国科技工作者创新创业大赛金奖等等。

学校创新动力更加强劲:研制成功国内首台1500mm大口径非球面超精密车磨复合机床;煤炭超临界水气化制氢发电多联产技术作价1.5亿投入产业化;叶凯青年科学家工作室在人类基因组研究领域取得新突破;国际首创3D打印可降解纳米磁性吻合器;发布中国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报告暨“西交大环境指数”;在弛豫铁电体、太阳能电池、氢脆机理、纳米杂化结构合成、水凝胶材料研发、高质子导电性稀土基“纳米管”、表面等离激元新耦合模式、混合量子体系、电活性聚合物等诸多领域取得重大进展;实施我国首例前臂耳再造术等等。

盘点西安交通大学2016年十大新闻热词

盘点西安交通大学2016年十大新闻热词

向科技进军,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贡献交大力量!这是西安交大全体师生校友的心声,也是他们的实际行动。

2016年,卢秉恒、蒋庄德、徐宗本三位院士领衔成立中国高校智能制造创新网络,安芷生院士当选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周卫健院士当选2016年度美国地球物理学联合会会士;入选“万人计划”领军人才7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15人,第七届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学部委员10人,国家2014年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3人,科技部2015年创新人才推进计划4人;外国专家“千人计划”高端学者Lionel Vayssieres 教授荣获中国政府“友谊奖”,叶作光教授当选IEEE Fellow,程海教授入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世界经济论坛发布单文华教授国际投资政策报告;黄佐华教授出任能源领域权威期刊Fuel主编,汪宏教授应邀在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陶瓷和玻璃科学未来机遇”专题讨论会作主旨报告,张再林教授担任第24届世界哲学大会分会主席;钱翰城校友荣获2016年中国铸造行业终身成就奖……交大人在科技大发展的洪流中勇立潮头,向世界传递着交大力量。

这一年,交大航天力量备受瞩目。人机所和视觉信息处理与应用国家工程实验室助力长征七号发射任务圆满成功。研究生景海鹏、陈冬搭载神舟十一号遨游太空,担任发射总调度的杨彦波、负责航天员健康监测的副总师刘伟波、增压输送系统主任设计师司徒斌均系交大校友;1978级涡轮机专业校友王珏担任长征五号总指挥,史红卫、耿海、杨鑫、翁汝兵等校友及在西安卫星测控中心工作的多位国防生校友等,都为“长五”及有效载荷的研制和发射任务奉献了心血与汗水。2016届校友崔金,作为最年轻的90后航天工程师之一,在“天宫二号”发射任务中担任数据处理工作……他们正以冲锋的姿态共筑交大人的航天报国梦。

盘点西安交通大学2016年十大新闻热词

盘点西安交通大学2016年十大新闻热词

作为令全体交大人心潮澎湃的“二次创业”,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在2016年蓄力前行:7月,创新港科研教育板块征地拆迁基本完成;8月,科研、教育板块设计方案公示;9月,教育部副部长杜占元来校调研,强调整体规划一定要有大格局、大视野、大目标,搭建大平台,争取大项目,向世界一流学镇看齐;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来校调研创新港建设,指出要按照时间节点推进创新港建设发展,努力将其打造成为“一带一路”上的创新源泉;科创基地市政工程一期开工,创新港建设全面启动;12月,国家开发银行牵头组建银团,全力推进创新港建设,陕西省委副书记毛万春带领张迈曾书记、王树国校长赴国家发改委争取支持,发改委将在推进西安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建设中对创新港予以重点支持。西安交大正以深邃的思考,积极探索21世纪大学新形态;以踏实坚毅的步伐,践行着“向西、向远方”的承诺和坚守。

盘点西安交通大学2016年十大新闻热词

盘点西安交通大学2016年十大新闻热词

西安交大高度重视思想政治工作,并将其贯穿到立德树人的全过程。12月30日,全校思想政治工作会隆重举行,认真学习贯彻中央精神,系统梳理总结十八大以来学校党建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成绩、经验,部署加强全校党建和思政工作,进一步提升思政工作水平。

中央领导、有关部委多次来校调研思政工作。4月2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刘云山莅校,高度肯定学校改革发展,要求学校总结和研究好西迁历史,传承和弘扬好“西迁精神”,大力做好人才培养体制机制创新,希望百年交大发展得更好。11月7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中央宣讲团成员、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主任曲青山来校宣讲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11月28日,教育部副部长杜占元考察调研学校思政工作情况,高度肯定学校思政党建“三结合”的鲜明特色,并将学校列为思想政治工作基层联系点。

思政工作形式不断创新。4月,国内首部反映辅导员工作生活的系列剧《知心》正式发布,这一对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方式和工作载体的大胆尝试得到了教育部思政司的高度评价。

思政课改革引发关注。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国教育报先后刊发深度报道,介绍学校以多样化教学促进思政课内容鲜活,思政课赢得“95后”大学生的喜爱。

“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成效显著。自学习教育实践开展以来,13位常委带头深入15个师生基层党支部参加组织生活,实施2轮校内专题督导,先后制定实施8项制度,对12名领导干部进行责任追究,扎实推进“四项排查”,开办《习近平教给我们的智慧》专栏,推出“智慧党建”APP学习平台,党员党的意识和基层组织管理科学化水平得到明显提升。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学校党委被党中共中央授予“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

盘点西安交通大学2016年十大新闻热词

盘点西安交通大学2016年十大新闻热词

2016年,西安交大成立一批新平台,展开一流新合作,一系列“大动作”精彩纷呈。学校搭建新平台,着力构建科研发展大格局;开辟新路径,全面开展多学科交流活动;形成新合力,携手打好创新“组合拳”。

打造平台,助推发展,2016年再添2个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成立中国西部质量科学与技术研究院、全球健康研究院、大数据研究与应用联合创新中心、高端制造装备协同创新中心“三院两部”、微纳制造与测试技术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增材制造国家研究院、丝路学院、大数据研究院等一批新基地,获批陕西省首批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社会治理和社会政策协同创新研究中心”,两家智库入选首批CTTI来源智库。

面向国际,瞄准前沿,举办国际工程科技发展战略高端论坛、“一带一路”质量高端论坛、中澳大学教学峰会、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大学校长论坛、长江学者西部研讨会、丝绸之路青年学者研讨会、我国精密超精密制造装备发展战略专家咨询会及微纳制造与测试工程前沿技术研究学术论坛、“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中国与国际争端解决机制的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小型加速器中子源国际会议、微纳尺度材料行为国际研讨会、新型金刚石与纳米碳材料国际会议等一批重大论坛。

心系国家,服务社会,与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中国煤炭科工集团有限公司、中国核工业集团、中国航天系统、新疆特变电工、华为公司、海尔集团等深化战略合作,与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最高人民法院、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榆林市、兰州新区、陕西省文物局、陕西省民政厅等签署合作协议,与西安市启动“十三五”合作重点任务,与高新区共同推进“英国生物港”项目等。

汇通丝路,携手共赢,继续当好丝绸之路大学联盟的“领头羊”,持续做好丝路联盟工作,发布《西安共识》,成立丝路法医联盟、先进制造子联盟等子联盟,为高等教育的开放合作坚定前行。

盘点西安交通大学2016年十大新闻热词

盘点西安交通大学2016年十大新闻热词

思想是人类心灵的灯塔,是指引社会前进的方向。思想是大学的魂魄,驱动大学发展,影响办学质量。加强“思想交大”建设,体现了西安交大人对先进思想的自觉追求。3月,《“思想交大”建设纲要》发布,“思想交大”建设正式启动。通过实施思想建设工程、学术繁荣工程、文化引领工程,为大学办学之道提供驱动力,为社会丰富先进思想提供创造力。学校先后9次召开专题研讨推进会,在师生校友中深入交流探讨,凝聚智慧之光,让“思想交大”逐步落到实处。

学校隆重纪念彭康校长诞辰115周年、钱学森学长诞辰105周年;启动名师肖像建设;落成盛宣怀、陈大燮、唐照千等纪念塑像,创校纪念校门、西迁广场、抗战迁陕纪念碑等纪念建筑;创办《决策建言》,服务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发挥学校高水平智囊团、思想库作用,贡献交大智慧;举办全校宣传思想骨干研修班;评选并隆重表彰第五届管理服务标兵能手……在重温先辈历史中感悟精神力量,在校园文化建设中传递思想光芒。2016年的交大以独特的思考和前瞻的视野,为思想文化建设注入新活力,以思想之魂引航科学发展之船。

盘点西安交通大学2016年十大新闻热词

盘点西安交通大学2016年十大新闻热词

媒体聚“交”,传播发展正能量;强势刷屏,凝聚全球交大人。2016年,西安交大社会媒体报道突破“百千万”:外宣报道超万篇次、中央大报大刊大台深度报道超百篇、策划推出新闻事件逾千条,迅猛提升的社会综合影响力,展现了西安交大人创业、创新、改革、发展的昂扬精神和笃定决心。双甲子校庆实现主流媒体和重要版面全覆盖,西安交大发展成就相关报道占据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中国青年报、中国科学报、科技日报等主流媒体的重要位置,以头版头条、头版报道以及整版专题的形式向社会大众讲述着交大故事、传递着交大力量;教学科研、学子风采、综合改革形成多个媒体热点:“水下麦克风研制成功”、“首次观测到人类基因组中新的暗物质”、“人造耳”、“经费后配给”、“无人机团队”、“超临界水蒸煤”频频在社会媒体掀起新闻热潮;专家学者持续发声,在国计民生领域发出响亮的“交大之声”:近十位院士报道登陆中央媒体重要版面,数十位人文社会科学学者发表重要理论文章,彰显西安交大学者的价值引领与社会担当。

盘点西安交通大学2016年十大新闻热词

盘点西安交通大学2016年十大新闻热词

“没有理由不去奋斗”,这是“90后”们的自信宣言。在交大,他们以出彩的实际行动,唱响昂扬的青春之歌。第七届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竞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获奖数名列前茅,全国物联网设计竞赛获特等奖,2016“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再捧“优胜杯”,DJI全球无人机开发者大赛全球第四,中国飞行器设计挑战赛、第二届全国大学生赛艇锦标赛、VEX机器人队、全国田径锦标赛、游泳锦标赛、足球联赛屡获佳绩,是他们努力拼搏的见证;航模国际比赛夺双冠,全国机器人大赛季军,“七楼创客汇”入选国家级众创空间,创新创业年会两项作品获三项奖,他们用创新和创造诠释青春;第三届中国志愿服务项目大赛两银一铜、“青春 责任 担当”公益践行活动一等奖、青少年公益项目大赛2金3银1铜,580支学生团队社会实践奔向祖国的五湖四海,留下交大人的印记,两项目分获中国青年志愿者优秀组织奖、优秀项目奖,他们用向上与向善定义自己;获得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的胡杰,荣获2015年度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的余慧,获中国成语大会季军“秦汉思源”组合,斯坦福、MIT全奖录取的学霸赵雅婧,“迪拜未来加速器计划”的唯一中国创始人朱修颉,他们用努力见证越青春、越出彩!“90后”们在交大,以执著的信念、优良的品德和过硬的本领,缔造出彩的青春,成就光明的梦想。

分享到:

最新

热门

随机